昨日,人民大學世紀館北大廳,歷史學家戴逸獲得第二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後講話。
經濟學家張卓元獲得第二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。 本組圖片/新京報記者 李飛 攝
  新京報訊 (記者許路陽)昨日,第二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舉行頒獎禮,87歲的著名歷史學家、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戴逸,以及80歲的著名經濟學家、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卓元獲獎,獎金每人100萬元。
  吳玉章基金委員會昨日也進行了人事更迭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正式擔任該基金委員會主任委員。
  據瞭解,戴逸現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;而張卓元則擁有22年來13次參與黨的重要文件起草工作經歷。
  昨天下午,一批耄耋之年的老學者齊聚一堂。馬凱從人大老校長袁寶華手中接過了吳玉章基金委員會主任的聘書,同時又將名譽主任聘書“回贈”給這位老校長。已97歲高齡的袁寶華,聽力大不如前,典禮中老人會時不時側身與身邊的“學生”馬凱耳語。
  作為人大79級政治經濟學系碩士研究生,馬凱即興脫稿登臺講了20多分鐘,向老一輩學者致敬。
  馬凱同時表示,當前對經濟問題的研究,希望高校能承擔更多攻剋難題的使命。
  ■ 人物
  戴逸
  當年學術秘書如今清史大家
  昨日,戴逸領完獎後,主持人本想叫住他,但他仍徑直走向座位,拿起上面準備好的講稿,回到臺上。
  這個兩鬢斑白的老者執意要講的,是自己和另一個今年135周年誕辰的長者之間的往事。那人就是吳玉章,中國人民大學首任校長。
  1959年起,戴逸給吳玉章當了4年的學術秘書,那時,已80多歲的吳老,仍然堅持看文件、讀書。
  戴逸的工作是為他收集史料、整理文稿、撰寫回憶錄。“他的言傳身教對我影響很大,他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,心中的旗幟,所以今天能得到這個獎,是我最大的喜事和安慰。”
  如今,戴逸也成了一名成績斐然的學者。2002年8月,國家清史纂修工程啟動,他受命擔任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至今,2011年,更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。
  在點評目前學界後輩不足時,戴逸說,研究微觀的多些,而關註宏觀的少了,但他認為,要研究中國史,必須要先懂得世界史。
  這恰好印證了吳玉章基金委員會對戴老的評價。他們認為,戴逸是當代中國少有的兼通清代前後期歷史的清史大家。
  張卓元
  改革中的“中南海經濟智囊”
  從外表上看,張卓元不太像一個80歲的長者,他個子瘦高,聽力敏捷,思路清晰,這恐怕和他長年思考經濟問題,鍛煉腦力有關。
  他說,從自己發表第一篇論文算起,與經濟問題打交道已有60年。
  1954年7月,21歲的他,便從中南財經學院經濟系畢業,當年9月,分配到中國科學院(後改為中國社會科學院)經濟研究所工作。
  “多少年來,經濟所都被公認為中國研究經濟最好的科學殿堂。”張卓元慶幸自己能得到孫冶方等經濟學大家的指點。
  但他也集成和發掘前輩們的理論遺產,現在還擔任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秘書長。
  張卓元感覺自己恰逢盛世。他說,改革開放為經濟學家提供了肥沃的研究土壤和廣闊平臺,同時經濟學家們開始走進中南海,為中央決策建言獻策。而他本人,就從1991年到2013年期間,先後13次參與中央重要歷史文件起草工作。其中,就包括黨的十五大、十六大、十七大報告,以及最新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。
  因為起草中央重要文件時,起草小組成員一般都要被接到北京西郊的玉泉山,這使他在經濟學界獲得了“玉泉山人”的稱號。
  ■ 背景
  百萬元人文社科獎
  “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”於2012年首設,評選面向全國,獲獎者每人獎金100萬元,為國內人文社科類金額最高的獎項。去年,著名人口學家鄔滄萍、國學家馮其庸、哲學家湯一介,成為首屆該獎項獲得者。
(編輯:SN064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p95ypcdl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